美国会就是否为特朗普盟友祈祷争吵 欧盟警惕成为附庸!欧盟前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9月8日的文章中直言,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给欧盟带来了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上的冲击,并且永远不可能成为欧盟的盟友。他指出,欧盟如今虚弱、分裂,外部环境充满敌意,最要命的是有沦为美国附庸的风险。
俄乌冲突爆发时,美国曾是欧盟的“定海神针”。美国提供的能源、武器和情报支持迅速演变成政治现实,使得欧盟内部亲美派获得了最高话语权。防务领域尤为明显,特朗普多次要求北约盟友增加军费,这种做法让一些欧洲政治家非常不满,甚至有人直接表示,特朗普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欧盟的盟友。
博雷利认为,特朗普的战略布局根本不考虑欧洲的长期利益。他建议欧盟议会干预亲美的欧盟委员会,防止外交完全被绑在美国战车上。同时,他还提出要敲打那些唱反调的成员国,如匈牙利。如果不减少外部干预,建立自主的防御体系和共同防御条款,欧盟的安全将始终受制于人。
然而,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差距。欧盟本质上是一个松散的政治共同体,各国地缘战略诉求不同,难以形成统一声音。从俄乌冲突爆发到现在,欧盟的表现并不团结,实际供应的武器和弹药跟不上节奏,导致乌军反攻作战被拖慢。最终,美欧在如何结束冲突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。
欧盟既想在战场上不落下风,又要在美国面前保持存在感,还要照顾内部的不同声音,这种三面作战根本无法持久。贸易领域也显示出类似问题,俄乌冲突后,欧洲在能源上更加依赖美国,但在贸易上并未得到优惠,反而面临更高的成本。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:防务和经济都依赖美国,但越依赖谈判中越没有底气。
即使没有特朗普,白宫也很难改变这一趋势。美欧关系早已不是单纯的盟友关系,更像是一种不平等的合作。博雷利呼吁欧盟铲除内部的亲美依附思维,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亲美派掌握了外交主导权,认为讨好特朗普是减少损失的办法,尽管这意味着战略上的高度依赖。
在这种情况下,欧洲要想实现战略自主几乎不可能。美国也没有打算给欧洲太多喘息机会,通过提升军费、能源安全和贸易掣肘,几乎锁死了欧洲的战略选项。欧盟内部的异议声难以形成实质影响,反对援乌的国家更容易被孤立。
博雷利警告,避免成为美国的保护国已经是最后的底线。但目前来看,欧盟缺乏那种“一损俱损”的安全共识。虽然曾有人设想通过共同防御条款建立军事一体化,但几年过去,进展甚微。欧盟的安全依赖和政治分裂在加剧,美欧之间的矛盾也在升级。
因此,特朗普永远不可能成为欧洲的盟友。这不是因为欧洲不想,而是因为美国没有动机。这种关系会一直持续下去,直到欧洲敢于为自己的安全买单,敢于对美国说“不”。但这一幕似乎还遥遥无期。
嘉旺网-嘉旺网官网-最新股票配资配资网-股票配资官网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